<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一代廉吏”于成龙,教给我们什么?

          发布时间:2017-05-31 16:45:30


           三百多年来,于成龙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故事,代代相传,脍炙人口——安民缉盗,勇斗恶吏,东山平乱,平冤罢莝,挖出窝案,整治腐败,心系民生,力除“火耗”,赤胆忠心,震惊朝野。于成龙为官一生,莅事忠勤,终因积劳成疾,端逝于任上。其三获“卓异”,操守端严,苦节克贞,鞠躬尽瘁,清风长存,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随着历史剧《于成龙》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的热播,“一代廉吏”于成龙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这部契合时代精神、历史真实、思想积极、品格厚重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于成龙,一位清廷官吏,为什么会让我们在三百多年后仍深为震撼?他身上又有哪些优秀品质需要身为国家司法工作人员的我们去深深铭记,并运用到实践中?

          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国家百姓。于成龙下车伊始就抱着为民死甚于瘴疠死的决心,不顾个人安危,组织乡民练兵,与民兵一起讨伐“柳城西乡贼”,平定暴乱,使邻盗不敢再犯,罗城县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对于成龙来说,国家和百姓就是自己生命和生活的全部。在仕途生涯中,他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升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勤政清廉,敢于担当。诚如斯言,大国发展,思想引领;全面小康,民生为先。在新时期就是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 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具体工作中,司法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切认识到百姓生活无小事,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设身处地去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在调解纠纷时,要全心全力去实践百姓情怀,从而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诠释公平正义的力量和温度。

          其次要清正廉洁,苦节克贞。于成龙谥号清瑞,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严于治吏。为防止官员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常常以“屑糠杂米为粥”,与随从仆人吃一样的饭食。调任江南总督后,他更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而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当时有个比较夸张的说法,说总督衙门的官吏在其严格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于成龙去世后,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在反腐倡廉的伟大时代,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在具体工作中,要从严从廉要求自己,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俭朴生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外力到内功不断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mobile365体育投注网站_beat365网合法吗_我和大佬的365天第三季免费看

          再次要增强胆识,注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总结经验,提高效率。在任职期间,于成龙非常善于察盗、破案,在治道省讼方面颇有建树。在担任黄州知府时,有盗贼公然白天抢劫伤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安定和百姓的正常生活。为此,于成龙多以“微行”的方式,乔装打扮,化作村夫、庄稼老汉,到田野、村落实地调查。在审结案件时,他格外善于从一些常人忽视的细节入手发现问题的症结,曾着力排解过许多地方上发生的重大疑案、悬案,使错案得到平反,被百姓称为“于青天”。在实际工作中,司法工作人员常面临任务繁重、案多人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审理之前,就对案件作好繁简分流,再针对同类案件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处理,要善于寻找并发现案件中隐匿的线索,确保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